歡迎進入 澳門城市大學 科研管理處

城大學者籲重視中葡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促澳門平台建設及產業多元


發佈日期:2021/06/02
  • 分享至:

由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和創新設計學院、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築學院、葡萄牙埃武拉大學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實驗室聯合開展的第一期“中葡遺產研究論壇”今天於線上舉辦。

城大協理副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葡語國家研究院助理院長Francisco B. S. José Leandro(利天佑)、博士研究生孟靜文、創新設計學院助理院長王伯勛、助理教授黃廣、助理教授邢亞龍、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訪問講師Pereira dos Santos Pedro Paulo(佩德羅)、科研管理處處長盛劍及該校研究人員陳佩儀、肖明玉參會。其中,葉桂平、黃廣作為澳門方代表就文化認同視角下的中國與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聯合實驗室協同發展作主題發言。

葉桂平教授表示,澳門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當地的文化遺產亦具有多元文化特色。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溝通交流的文化橋樑,深入研究和充分挖掘中葡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價值,在互學互鑒中加強聯合實驗室的建設,讓“遺產”故事“活”起來,有利於加強和葡語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能夠進一步鞏固澳門的“一基地”建設,同時也是“一平台”建設的應有之義,可以有效促進民心相通,營造孕育產業商機的良好氛圍。此外,要在此基礎上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推動科學發展中傳承中華文明,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國家重大戰略目標。

葉桂平續提到,文化遺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科學和技術發展則是文化產業學科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城大積極配合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學創新策略,在文化產業理論及學科體系建設方面取得較大進展,聚焦遺產科學範疇的創新研發,培養了一批人才,此前也已與設於葡萄牙埃武拉大學的“歐盟重點實驗室遺產科學分析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係,開展對澳門及南中國的文化遺產物資分析和保育研究,在推動遺產科學學科發展上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當前本澳從事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的人才仍然稀缺,依託實驗室研發平台吸引高層次人才,同時致力將澳門遺產保護技術、模式、旅遊衍生產品市場化,能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提供產業助力,進而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黃廣介紹,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聯合實驗室是國家科技部在港澳台地區設立的首個一帶一路國家級實驗室,在國家和澳門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大已完成實驗室的籌建工作,並開展遺產材料分析、保護修復項目實施、人才培養等多項內容。當前,實驗室已結合研究生課程開展九龍壁保護修復預研究項目,下一步將通過創新合作成立國際化研究團隊,立足澳門文化遺產保護,輻射大灣區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項目,通過聯合與協同實現“一帶一路”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發展。

利天佑和佩德羅一致認為,實驗室能夠推動澳門在文化遺產科學學術交流、學科建設等方面的發展,同時作為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文化、科技交流的絕佳平台,雙方合作將有助於推進中葡友好,增進友誼,鞏固澳門中葡平台的功能地位。

其他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澳門及葡萄牙三地的遺產與保護展開研討,旨在加強中葡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文化理解和學術交流,促進中葡“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的發展與合作,為有關中葡合作研究項目提供來自中葡聯合實驗室各合作院校的專家知識、學術建議和多元支持。

              



 
瀏覽次數: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