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 澳門城市大學 科研管理處

澳城大科研國際合作研究成果 探究二語習得中閱讀媒介對詞彙學習的注意力差異:眼球追蹤實證研究


發佈日期:2025/02/10
  • 分享至: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侯嘉睿助理教授作為第一和通訊作者,澳城大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與德克薩斯科技大學應用語言學系James F. Lee“珍妮·查爾尼爾·誇利亞”稱號講席教授以及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人文語言系Stephen Doherty教授兼人文設計與建築學院副院長(教育),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Attentional differences in L2 learners' word learning strategies between mobile-assisted and in-print reading: An eye tracking study”已在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語言學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中文名《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上發表。《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主要出版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語言學與科技相結合、具世界前沿性的實證研究。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顯示該期刊位列一區,在語言學領域(Linguistics)的296個SSCI期刊中全球排名第1位,其影響因子高達6。語言學教育學多個領域,具有極高學術權威性。

 

 

探究二語習得中閱讀媒介對詞彙學習的注意力差異:基於眼球追蹤實證研究

研究背景

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了閱讀領域,使其超越了傳統的傳播方式。這種改變使紙質閱讀者越來越多地轉向移動輔助閱讀,如使用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和智能手機等。移動媒介和移動輔助閱讀的出現也促進了移動輔助語言學習的研究,旨在利用移動技術重新定義語言學習環境並提升教學方法。與此同時,持續的技術進步還帶來了研究方法的創新,使得探索認知影響成為可能。在這些背景下,將移動輔助閱讀媒介更新應用於學習和教育之前,我們需要全面瞭解移動技術的影響,瞭解移動輔助閱讀是否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

 

研究內容

本研究將移動輔助語言學習、第二語言習得和心理語言學,這三個重要領域結合成一個統一的研究框架,採用眼球追蹤的方法來探索閱讀媒介和詞彙暴露頻率如何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對特定意義新詞的學習和處理。

語言學習者使用平板電腦或紙質材料,閱讀一篇包含不同暴露頻率新詞的短篇小說:

  • 通過詞形識別、意義識別和意義回憶任務,來評估學習者的詞彙學習準確性;
  • 眼球追蹤指標(包括首次注視時長、首次通過時間、第二次通過時間和總閱讀時間)用於分析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對詞彙處理在早期和晚期階段的視覺注意力分配。

研究流程

研究貢獻

研究發現,詞彙暴露頻率對學習者的習得準確性和注意力分配有持續積極且顯著的影響。

此外,與紙質閱讀相比,移動輔助閱讀對習得準確性和注意力分配產生了不同的影響。紙質閱讀者在所有三個準確性維度上都獲得了更大的詞彙學習收益,並採用了更具集中注意力的閱讀策略,在詞彙處理的早期階段分配了更多的注意力資源,而在晚期階段則較少,與平板電腦用戶所觀察到的略讀策略形成鮮明對比。

從教學角度來看,注意力分配的不同,顯示出移動科技對學習者認知機制的潛在影響,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干預。

 

全文鏈接

本文DOI:https://doi.org/10.1080/09588221.2024.2434104,或可掃瞄以下二維碼查看文章詳情!

 


侯嘉睿助理教授學術聯繫方式:

WOS ResearcherID:JGD-8767-2023

Scopus ID:57452318000

ORCID:0000-0002-1426-4360

Email:jiaruihou@cityu.edu.mo



 
瀏覽次數: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