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 澳門城市大學 科研管理處

澳城大與社科院簽署學術合作協議 辦研討會深研中國式現代化與大灣區高水平協同發展


發佈日期:2023/04/28
  • 分享至:

為推動學術發展與科研力量提升,澳門城市大學今天在氹仔校區舉辦“中國式現代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協同發展”學術研討會,力邀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史丹等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深入探討。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黃聖彪、研究室副主任黃智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主任楊崇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高等教育廳廳長許嘉路,城大校長劉駿、副校長葉桂平以及來自中央駐澳機構、特區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各部門、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代表、城大師生代表等出席研討會。

同場舉行城大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學術交流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劉駿校長和高培勇副院長的見證下,由葉桂平副校長和史丹所長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未來,雙方將發揮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協同優勢,整合學科力量和學術資源,深研國家及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問題及重要民生關切,充分發揮權威研究機構與高校合作科研的戰略智庫作用。

劉駿校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二十大的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式現代化先鋒地,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經典範例。作為澳門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大學,城大緊緊把握時代機遇,對標產業所需開設課程,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及大灣區產業發展,以“澳門特色、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為願景,為澳門、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培養複合型高端專業人才。此外,城大“立足澳門,面向灣區”打造社會服務平台,充分發揮服務澳門、大灣區及國家的智庫作用,將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切實服務社會和產業發展,向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會大學的目標邁進。希望研討會為與會專家學者就主題探討提供充分交流互動的機會,為中國現代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協調發展建言,為促進大灣區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史丹所長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作為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和企業管理等領域研究的國家級學術機構,始終堅持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作為重點任務。社科院工經所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利用學科綜合優勢和科研力量,深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協同發展,此次與澳門城市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旨在加強與澳門高校及智庫合作,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現階段,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提升港澳在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科技創新、文化旅遊等領域重要地位,不僅有利於保持港澳繁榮穩定,還有利於港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更好發揮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目標早日實現作出重要貢獻。

研討會上,高培勇副院長以“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題,史丹所長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涵、特徵與建設重點”為題,葉桂平副校長以“科技創新與粵港澳合作發展”為題分別帶來主旨演講。隨後,與會學者亦就“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體系協同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高培勇副院長在主旨演講中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是中央對於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部署。高培勇在會議中圍繞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標準,以及如何才能實現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展開論述。他談到,市場主體是市場經濟的主力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次,穩定就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要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穩定良性循環,進而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第三,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離不開宏觀經濟政策的部署,宏觀政策是調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既要關注經濟增長本身,還要注重民生就業、社會穩定、自然環境等方面,以此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此外,宏觀政策也需具備穩定性和連續性,以保持市場信心和預期穩定。過去三年,我國宏觀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復蘇和穩定的措施,緩解了部分企業困難,避免了價格大幅上漲風險。通過增加財政支出,刺激投資和消費,使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為經濟復蘇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保障。

史丹所長提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應對全球產業化回縮和地緣政治格局變化,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順應科技革命的潮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途徑。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建立在現代技術、資本和人力等要素基礎之上,由現代化產業、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構成的產業組織形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以問題為導向,集中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提高產業技術裝備的自主可控性、安全高效性。提高製造業發展質量,加快產業融合,提升現代服務業能級。加快能源產業低碳轉型,做強產業鏈供應鏈。

葉桂平副校長指出,科技創新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明確指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澳門在此當中可發揮對外窗口的功能,加強與葡萄牙、巴西在海洋科學、綠色能源和航天科技等前沿科技研發領域的合作。他又提到,高新技術產業是澳門重點發展的新四大產業之一,澳門回歸後的豐厚賭收為特區政府積累了殷實的財政儲備,特區政府可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在橫琴深合區建設更多的科技產業園及引入尖端科創企業,以優質平台吸引人才。放眼當前灣區科創發展,首先需加強三地的規則銜接,促進創新要素的便捷流動,特別是協調港澳和灣區九市的科技政策,從頂層的設計、地方政府協調,再到各地科技管理部門的對接,構建多層次機制,完善各地產業的分工和定位。並且,需強化科研原始創新發展能力的建設,例如可以加強灣區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辦學,發揮橫琴深合區產學研基地的作用,圍繞“1+4”這個抓手促進相關學科領域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科研創新,以“產業+人才”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及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驅動力。

李曉華研究員以“數字經濟發展邏輯與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機遇”為題指出,數字經濟具有的新特徵蘊含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機制,也是澳門發展數字經濟的機會所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可通過融合、延伸、承接、孵化四種路徑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李勇堅研究員指出粵港澳要根據“新實體經濟”的概念,協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數實融合的產業生態、共建數字人民幣國際示範區、扎實推動數據流動等政策創新。

周龍副教授首先從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產業等方面簡單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狀況,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對比分析,總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過程與模式。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模擬在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土地使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等情景的土地利用狀況,探索土地利用優化策略,進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空間規劃編制提供參考建議。

王忠教授指出,大灣區創新生態系統經過多年的演化,廣東九個市之間協同發展已見成效,一體化進程也取得很大的進展。香港、澳門與九市間則經歷了從產業園、項目合作,再到推動局部一體化的過程,朝著互利共生的生態方向發展。他續談到,從“和而不同”及“和實生物”的生態學和哲學角度看,大灣區在法律、稅收、貨幣等方面存在的較大差異是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優勢。未來,需站在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高度,通過制度創新,促進和優化大灣區創新生態系統,實現多主體間的價值共創,為社會創新發展探索新模式。

葉振宇研究員強調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作用,守住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關鍵環節,協同推動產業升級,以場景應用和產品應用推動新技術新產品迭代創新升級,確保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的動態穩定性。

劉佳駿副研究員表示經歷四十多年發展,中國產業園區實現了發展規模和質量上的雙重提升,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強大載體、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有力抓手、促進科技創新轉化的示範高地和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強勁力量。通過梳理總結我國產業園區發展成功經驗,以期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提供借鑒。

田一輝副教授指出國家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綠色發展高地的重要使命,“雙碳”政策下大灣區綠色低碳協同發展的意義重大。研究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綠色協同發展的基礎,進一步討論了大灣區實現雙碳目標面臨的挑戰,探索了粵港澳大灣區低碳綠色協同發展路徑。

林德欽助理教授指出“粵澳和深港金融30條”為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與一體化帶來了機遇,大灣區在跨境理財通、賬戶體系設置、投融資等進行了實踐,但存在監管機制和基礎設施方面的不足,建議善用科技手段和優化賬戶設置推動跨境金融發展。

出席簽約儀式和研討會的人員還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處長劉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研究室一級調研員姚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研究室三級調研員王自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文旅會展商貿處處長林衍傑,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中國社會科學院港澳台辦公室處長李初雨,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副研究員杜江,思路智庫理事長李雁玲,民聯智庫理事長陳冰冰,澳門匯智社理事長楊駿,民眾願景協會副會長陳曉雷,澳門城市大學顧問葉炳權、協理副校長蘇錦雄、金融學院副院長鄺婉樺、數據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文堅、校長辦公室主任謝嘉儀、科研管理處處長盛劍、全球事務處處長楊文澔等。

 



 
瀏覽次數: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