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城市大學金融學院博士生張斯琦學生與其導師張偉光教授共同撰寫的研究論文“Are green finance and inclusive finance 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for MSMEs? – Evidence from China's green finan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pilot zone”已在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Q1期刊、能源經濟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Energy Economics》上發表。該研究是城大師生在交叉學科學術研究的典型成果,研究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的共同作用,評估了共同作用對我國中小微企業的影響,補充了目前相關研究的實證檢驗證據。《Energy Economics》是學術界公認的在能源經濟學和能源金融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主題包括能源開發、轉換和使用、能源商品和衍生品市場、監管和稅收、預測、環境和氣候、國際貿易、發展和貨幣政策等。該期刊在澳洲商學院聯盟(Australian Business Deans Council, ABDC) 高質量期刊列表中評定為A*級别,屬最高等級的頂級期刊,亦是國際商科與管理學優異學術刊物(英國商學院協會學術期刊指南,ABS3)。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顯示該期刊位列一區,為SSCI經濟學學科類別期刊第1位,其影響因子高達13.6。
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對我國中小微企業的影響評估及前沿見解
研究簡述
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目標是相關但不同。普惠金融旨在使個人和企業能夠獲得負擔得起金融產品和服務,而綠色金融則專注於為環保投資項目提供財務支援。我國既實施了普惠金融政策,又成立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因此試點區域提供了一個自然的准實驗或環境來研究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共同作用。
研究結果及貢獻
本研究使用2015年至2019年我國中小微企業(MSMEs)樣本,採用雙重差分模型來分析共同作用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對綠色中小微企業起到互補作用,但對污染性中小微企業則表現為替代作用。此外,這些改革對國有綠色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規模有更顯著的積極影響。因此,本研究補充了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共同作用的實證經驗證據,為促進我國實施普惠綠色金融政策提供前沿見解。
學生感言
在此,我首先要向我的導師張偉光教授致以崇高敬意,感謝他不吝賜教,誨人不倦,使我受益良多。他的博學多才和嚴謹治學,是我學術道路上的燈塔。同時,對學校提供的優越學術環境和同儕的鼎力相助,我亦心存感激,這些都是我研究旅途中的堅實後盾。展望未來,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在學術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力求精益求精,為金融學科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全文鏈接
本文DOI:https://doi.org/10.1016/j.eneco.2024.108125,或可掃瞄以下二維碼查看文章詳情!
城大始終秉持“根植澳門、融入灣區”的社會責任與辦學使命,遵循“明德、博學、尚行”的校訓精神。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未來將持續全方位培養人才,開展更多高質量的交叉學科研究。
張偉光教授學術聯繫方式:
WOS ResearcherID:AAH-9468-2021
Scopus ID:15061177900
ORCID:0000-0002-4369-2129
Email:adriancheung@cityu.edu.mo